黄帝失玄珠
佚名〔先秦〕
黄帝游乎赤水之北, 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。还归,遗其玄珠。使知索之而不得,使离朱索之而不得,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。乃使象罔,象罔得之。黄帝曰:“异哉, 象罔乃可以得之乎?”《庄子》
罔象求而得之,后为蒙氏之女奇相氏窃其玄珠,沉海去为神。《云笈七签》
震蒙氏之女,窃黄帝玄珠,沉江而死,化为此神,即今江渎庙也。《蜀梼杌》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黄帝游历到赤水的北面,登上昆仑山向南眺望,返回时却遗失了玄珠。于是就叫最有智慧的知去寻找,没有找着,又让视力最好的离朱去寻找,没有找着,第三次又让最善辩的喫诟去寻找,还是没有找着。最后就叫无知无识、无所用心的象罔去寻找,结果却找着了。黄帝惊疑地说:“真是奇怪了,为什么偏偏是象罔却找到了呢?”
象罔寻找玄珠并且找到了它,后来又被震蒙氏的女儿奇象偷走,奇象沉入海里,化为了神。
震蒙氏的女儿,从黄帝那里偷了玄珠,沉江死了,化为江神,就是今天的江渎庙。
注释
黄帝: 少典之子, 姓公孙, 居轩辕之丘, 故号轩辕氏。又居姬水
简析
《庄子》选段以黄帝遗失玄珠为引,寓言式地表达了“大道无形”的哲理,即真正的大道或真理往往超越常规认知,需以无为之态方能寻得;《云笈七签》和《蜀梼杌》选段则进一步丰富了故事,将玄珠的失而复得与蒙氏之女奇相氏的偷窃、沉海化为神祇的情节相结合,具有神话色彩和地域特色,反映了古人对自然、神灵的崇拜与想象。
侵官之害甚于寒
《吕氏春秋》〔先秦〕
昔者韩昭侯醉而寝,典冠者见君之寒也,故加衣于君之上,觉寝而说,问左右曰:“谁加衣者?”左右对曰:“典冠。”君因兼罪典衣与典冠。其罪典衣,以为失其事也;其罪典冠,以为越其职也。非不恶寒也,以为侵官之害甚于寒。
燧人钻木取火
佚名〔先秦〕
太古之初,人吮露精,食草木实,山居则食鸟兽,衣其羽皮,近水则食鱼鳖蚌蛤,未有火化,腥臊多,害肠胃。于使(是) 有圣人出,以火德王,造作钻燧出火,教人熟食,铸金作刃,民人大悦,号曰燧人。《古史考》
民食果蓏蚌蛤,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,民多疾病。有圣人作,钻燧取火以化腥臊,而民说之,使王天下,号曰燧人氏。《韩非子》
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,有火树名遂木,屈盘万顷。后世有圣人,游日月之外,至于其国,息此树下。有鸟若鸹,啄树则灿然火出。圣人感焉,因用小枝钻火,号燧人。《路史》
既醉
诗经·大雅·生民之什〔先秦〕
既醉以酒,既饱以德。君子万年,介尔景福。
既醉以酒,尔肴既将。君子万年,介尔昭明。
昭明有融,高朗令终,令终有俶。公尸嘉告。
其告维何?笾豆静嘉。朋友攸摄,摄以威仪。
威仪孔时,君子有孝子。孝子不匮,永锡尔类。
其类维何?室家之壸。君子万年,永锡祚胤。
其胤维何?天被尔禄。君子万年,景命有仆。
其仆维何?釐尔女士。釐尔女士,从以孙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