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泽陂

诗经·国风·陈风〔先秦〕

彼泽之陂,有蒲与荷。有美一人,彼如之何?寤寐无为,涕泗滂沱。
彼泽之陂,有蒲与蕳。有美一人,彼大且卷。寤寐无为,中心悁悁。
彼泽之陂,有蒲菡萏。有美一人,彼大且俨。寤寐无为,辗转伏枕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池塘四周有堤坝,中有蒲草和荷花。那边有个俊人儿,让我爱得没办法。日夜思念难入睡,哭得眼泪哗啦啦。
池塘四周堤坝高,中有莲蓬与蒲草。那边有个俊人儿,身材修长容貌好。日夜思念睡不着,内心郁闷愁难熬。
池塘四周堤坝高,中有荷花与蒲草。那边有个俊人儿,身材修长风度好。日夜思念睡不着,伏枕辗转多烦恼。

注释
泽:池塘。陂(bēi):堤岸。
蒲:香蒲,多年生草本植物,多生在河滩上。
伤:因思念而忧伤。按《尔雅》注引《鲁诗》作“阳”,《尔雅·释诂》:“阳,予也。”
无为:没有办法。
涕:眼泪。泗(sì):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鉴赏

  此诗三章十八句,每章意思基本相同,都是叙述看见池塘边的香蒲、兰草、莲花,便想到自己恋慕的健美心上人,不禁心烦意乱,情迷神伤,晚上觉也睡不着。

  应该说,春秋战国时代,在爱情方面,女性还有很大的自由度。封建意识形态中伦常观念,还没有成为社会伦理的统治思想。特别在民间,男恋女,女恋男,发而为诗为歌,皆真挚动人,和日后理学家所理解的大不一样。《陈风·泽陂》是一首主人公思恋心上人的情歌,见景生情,真率坦诚,全诗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息。

  全诗三章,都用生于水泽边的植物香蒲、兰草、莲花起兴,蓬蓬勃勃的植物,波光潋滟的池水,呼唤着生命的旺盛发展。主人公目睹心感,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关于此诗的背景,古代学者有不同的看法。《毛诗序》认为此诗刺陈灵公偕大夫孔宁、仪行父与夏姬通奸,导致国中淫风炽盛。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水泽边女子思念一位小伙子的情歌,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位男子追求他的心上人而不可得,于是一腔愁闷,发而为歌,遂唱出此篇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王秀梅 译注.诗经(上):国风.北京:中华书局,2015:280-282
2、 姜亮夫 等.先秦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8:279-280

简析

  《泽陂》是《诗经》中的一首诗。全诗三章,每章六句,每章意思基本相同,都是叙述诗人看见池塘边的香蒲、兰草、莲花,便想到自己恋慕的心上人,不禁心烦意乱,情迷神伤,晚上觉也睡不着,于是一腔愁闷,发而为歌。此诗诗意显豁,细节描写出色,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息,把诗人内心真挚的爱,衬托得十分强烈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伯乐荐九方皋

列子 列子〔先秦〕

  秦穆公谓伯乐曰:“子之年长矣,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?”

  伯乐对曰:“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。天下之马者,若灭若没,若亡若失。若此者绝尘弥辙,臣之子,皆下才也,可告以良马,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。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,曰九方皋,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。请见之。”

  穆公见之,使行求马。三月而反报曰:“已得之矣,在沙丘。”穆公曰:“何马也?”对曰:“牝而黄。”使人往取之,牡而骊。穆公不说。召伯乐而谓之曰:“败矣!子所使求马者,色物、牝牡尚弗能知,又何马之能知也?”

  伯乐喟然太息曰:“一至于此乎!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。若皋之所观,天机也。得其精而忘其粗,在其内而忘其外。见其所见,不见其所不见;视其所视,而遗其所不视。若皋之相者,乃有贵乎马者也。”

  马至,果天下之马也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今日雨

佚名 佚名〔先秦〕

癸卯卜,今日雨。
其自西来雨?
其自东来雨?
其自北来雨?
其自南来雨?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喜怒哀乐未发

《中庸》〔先秦〕

  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